資訊節食

你說不定正在節食(dieting),通常是為了健康,但你有嘗試過資訊節食(low-information diet)嗎?

資訊節食又能對你的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呢?

先說結論 Link to heading

就我最近兩個月的經驗,我認為資訊節食對健康有莫大的好處。讓我等下一一道來。

資訊節食是什麼? Link to heading

我們都知道,節食(dieting)指的是注意自己吃下了什麼,資訊節食的道理相同,就是注意自己的腦袋接收到了什麼資訊1,你也可以說是注意自己的腦袋吃下了什麼。

基本上你只要稍微模仿一下身邊同儕(如果你在國高中的話啦),你很快就會墜入無盡資訊的深淵。為什麼我這麼說呢?讓我們來看看我觀察到大部分的國高中生都在幹嘛:

  • 擁有社群媒體帳號
  • 擁有智慧型手機
  • 可能有玩手遊
  • 碎片化的空檔時間不是在玩手遊就是把社群媒體拿出來滑(內容不少是短影音)
  • 吃飯時間不要拿出來😡
  • 知道一些沒用的東西(或者換一個比較高級的說法:迷因)
  • 還有更多 …

(想當不正常的國高中生嗎?把上面的行為反過來做就對了!)

我從一個很偏頗、狹窄的角度觀察大環境,所以如果有國高中生看到剛才那段想說:「才沒有,我的同學都 … !」,請你一定要寫信給我,我想認識你和你同學。

言歸正傳,我以前也有點類似上面那樣,所以我很清楚資訊上的暴飲暴食對頭腦(尤其是像我這樣還沒發育完的)有多大的傷害,我直接給你一些理由吧:

為什麼你也應該進行資訊節食 Link to heading

  1. 節省時間。你少看社群媒體不就把時間擠出來了?
  2. 我是為了你的心理健康著想。不論是社群媒體上朋友圈的勾心鬥角、論壇上的時事議題爭論或是 99% 的網路新聞,我認為你都沒必要知道,因為對心理健康有害。
  3. 吃飯時間一直把手機拿出來滑很沒禮貌(不過我以前也會這樣,對不起 …)。
  4. 跟大家不一樣,很 Based
  5. 只在碎片化的時間接收碎片化的資訊,而非在一長段時間中集中注意力接收較長的資訊(例如看一本書),長久下來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會嚴重下滑,讀完中篇小說都很困難。這是我的個人經驗。
  6. 就像任務切換打斷心流會降低工作效率一樣,我覺得像滑短影音那樣不斷的在影片和影片之間切換注意力(對,又是這個字)也會導致你把手機放下後的腦霧2
  7. 你接收的資訊決定了你產生的資訊。如果你在吃飯時間看膚淺的短影音,我看你也只能創作出差不多的東西。

Garbage in, garbage out.

  1. 你的注意力很寶貴,但你可能沒注意到。現代的資訊科技設備和服務簡直就是為了奪走你的注意力而設計的,它們一邊灌給你大量資訊使你無法集中注意力,一邊收集資訊優化演算法讓下一波資訊海浪讓你更無法集中注意力 …3

給你一些參考作法 Link to heading

  1. 你必須要戒掉一無聊就把手機拿出來滑的習慣,而且我們的目標是能不看手機就不看手機。

  2. 為了達到上一點:

    i. 不用社群媒體。

    ii. 使用 RSS 替代,只追蹤你真正喜歡、關心的內容4

    iii. 不玩手機遊戲,我覺得掌機是不錯的替代品。

  3. 這裡分享一個我的經驗:我本來就沒有在使用 FB、IG 等社群媒體,但我一直都會看 YouTube。我知道不能被演算法強迫餵食,所以我擋掉了首頁的推薦內容,只留下「訂閱」頁面。就在幾週前我注意到我資訊暴飲暴食的現象其實並沒有獲得緩解,我只是把看推薦內容的時間拿來滑訂閱頁面而已,所以我也把訂閱頁面給擋掉了。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我明顯感覺到這幾週我的思緒變清晰,創造力提高。故事還沒完,昨天晚上,我還是在睡前主動去搜尋了一些沒營養的影片來看,我才意識到了問題出在我腦內,為了不讓問題擴大,我刪掉了 APP。

  4. 總結一下第三點:吃太多垃圾食物還有上癮的問題。

  5. 所以

  6. 不要

  7. 再拖了


  1. 現代人普遍接收資訊過多,所以我直接把 low-information diet(直譯為「低資訊飲食」)翻成資訊節食 ↩︎

  2. 指腦袋處理事情的能力下降,就像有團霧氣揮之不去一般 ↩︎

  3. 寫到這裡我感覺好不舒服… ↩︎

  4. 一個我個人認為非常有用的想法:你真正關心的內容不會那麼多、也沒辦法那麼多,所以你可以試著限制 RSS 訂閱清單的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