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過了

最近認識新朋友時我都會給他們看這個網站,我不需要講太多,因為我把想大部分講的東西都寫過了,倒是我自己沒辦法透過網路認識對方,因為我沒有 IG

這就讓我想到了一句不知道最早是誰說的名言:

「如果有東西要說超過兩次,那就寫在你的 Blog 上」 Link to heading

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你應該照做。我已經很明顯的感受到複利效應正在作用,我所有寫過的文章就是我的永久(只要我繼續付域名和主機的錢)資產,它們會為我帶來財富。如果我是用社群媒體作為發布文章的平台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我創作不出「部落格文體」的文章,以前寫過的文章只會被演算法淹沒、往下滑都不一定找得到、沒有帳號的人還會被擋在門外、格式亂七八糟還被塞進千篇一律的模板 … 所以這句話最重要的其實是「寫在 Blog 上」,不這麼做就顯現不出你的獨特性、價值與專業度。

扯的有點遠抱歉,我只是想說這三個月來寫了 Blog 之後不只看到同齡人時會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而且也很慶幸當初自己做了這個決定。

「於是我把來龍去脈和他說了一遍。」 Link to heading

我想到一個遊戲、動漫裡常見的情節,就像是:

前情提要:甲知道一件乙不知情的事情,現在甲要完整的向乙說明清楚這件事情,不然主線劇情會繼續不下去。這件事情通常長到沒辦法寫出對白只好略過說明的過程。

對白:

甲:「(於是我把來龍去脈和他說了一遍。)」

乙:「(完全理解,沒有任何遺漏。)」

乙:「也就是說,你已經死過六次了?」

我從小到大,每次看到這種情節出現時總是忍不住在心裡吐槽:

「靠!最好是有辦法講的這麼清楚啦!我都還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欸?!」

但為了劇情需要,基本上甲每次都能完美的執行這個任務,不然如果甲講錯了某個細節導致乙做出了錯誤的行動編劇可就要煩惱了。以我暑假玩的《命運石之門》來說就是 … 算了我還是不要暴雷好了,你自己去玩吧🙂

但最近的我在想:「如果甲把他知道的東西,理清思緒後寫在紙上再給乙看,甲是不是比較不容易表達錯誤,乙是不是也比較不容易誤解甲的意思呢?而且這樣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這張紙還能再拿給丙、丁、戊 … 看,甲不用重講一次,過程中也不會出現訊息失真的問題。」

先不要管甲的記憶會不會其實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我這個主意還不錯吧?寫 Blog 就像是當一個聰明版的甲,整理自己的思緒後產出有價值、完整的內容,推動主線劇情(你的人生)前進,越來越好。

不過記得要寫在 Blog 上喔,如果甲寫在 Threads 上的話他可能得在留言區接力才能寫完來龍去脈、途中一直被更有趣的東西吸引然後不小心開始 Doom Scrolling、乙沒有帳號看不到內容、丙有帳號但是搜尋不到 … 我的天啊!千萬別讓這種事發生!劇情要進入 Bad End 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