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敗會考?

本文是我在七月底的時候回到我就讀的國中和資優班的學弟妹分享會考準備經驗時所寫下的簡報筆記整理。我當時嘗試不用軟體輔助簡報,只用口頭說明和黑板 + 粉筆輔助,所以我把我的簡報要點寫在筆記本(大抄)上。

話說在前,我對讀者的會考成績不負任何責任,以下內容你看看就好,記得多方查證,你除了我以外肯定還有很多人可以問。

不請自來的建議並不受歡迎。(所以你可以當娛樂就好)

前提 Link to heading

我的經歷 Link to heading

我是 114 年的基北區考生,也就是說我考的是新課綱 —— 108 課綱的會考。因為科學班沒考上,所以會考是我的最後一次機會。

以下是我的成績:

  1. 第一次模擬考:31.8 分
  2. 第二次模擬考的模擬考1:30.6 分
  3. 第二次模擬考:36 分
  4. 第三次模擬考:35.8 分
  5. 第四次模擬考:35.8 分
  6. 會考:35.8 分

會考的算分方式 Link to heading

我不清楚其他考區的算分方式,這裡就只寫基北區的,以下是我粗淺的理解:

考試有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寫作測驗(通常都叫它作文)六科,除了作文的算分方式比較特別外,其他五科的評分方式如下:

等第從低到高分別是:C, B, B+, B++, A, A+, A++ 共七個等第。

等第從低到高會對應到最終分數的 1-7 分,也就是說五科加總的最低分是 5 分、最高分是 35 分。

作文則是用 0-6 級分來評等,下面的表格是作文級分和最終分數的對應表:

作文級分最終分數
00
10.1
20.2
30.4
40.6
50.8
61.0

把六科的「最終分數」加起來就是基北區會考的成績了,滿分 36 分。

等第怎麼算的? Link to heading

好問題。

每次會考結束後會有教授等專家學者開會討論本次考試的鑑別度、難度,最終訂出 A, B, C 三個等第的門檻題數,A 和 B 後面的 + 號則是根據考生答對題數的相對位置給予。如果考生的答對題數在 A 等第的前 1% - 25% 的話就給 ++;前 26% - 50% 就給 +;剩下的人沒有 +。B 等第的規則以此類推。

所以每年不同等第的最低答對題數都不太一樣,但整體難度都差不多。

(數學和英文不是用答對題數而是用加權分數計算等第,但加權分數也是答對題數換算來的所以意思也差不多啦。)

正文 Link to heading

比星座還不科學的自我評估量表 Link to heading

以下是我發明,毫無根據的自我評估量表,我當天還真的給學弟妹做了😥

  1. 七、八年級的課程內容你都沒問題(可參考你的段考成績)。
  2. 你目前沒有手機成癮,且身心狀況良好。
  3. 你這個暑假有在準備考試。

以上三個問題,完全不符合答 1 分,完全符合答 5 分,2-4 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得到:

12-15 分:恭喜你!以我的經驗,你就算平時都在準備科學班,模考前兩週才開始複習也能拿 35 分以上。

9-11 分:你只需要普通認真就能考很好。

1-8 分:不太妙,你可能需要做出一點改變。

我甚至還做了個隱藏指標:

  1. 你沒有為了會考而犧牲和學業無關但是能代表你的個人特質的事。

(以上一派胡扯看看就好。)

規則 Link to heading

這段是我備考一年來的經驗總結,希望學弟妹能聽懂,就不用跟我一樣走彎路了。

  1. 我們投資的時候不是都會算投資報酬率,希望能用最少的成本賺到最多的錢嗎?為什麼學校老師和父母叫你「認真準備考試」的時候都是希望你留校晚自習到九點、隔天再早起七點半到學校開始考試2呢?我覺得我們的社會鼓吹每週工時四十小時(九年級學生的早就超過了好不好)跟從國中開始「認真準備考試」的文化脫不了關係。

  2. 所以我覺得真正厲害的考生是不甩家長和老師,因為很討厭會考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確保自己拿到滿意分數的人。剩下的時間他可以拿去做他喜歡的、更重要的事情。可惜我國中時不是這種人。

  3. Sprezzatura 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準備考試上,請看接下來幾點。

  4. 不要犧牲睡眠、休息、從事「只是因為自己喜歡」的活動的時間來備考,要犧牲讓你不快樂、無聊 … 的時間來備考。

  5. 可以參考我寫過的這篇文章

  6. 超修。不用全科都超修也沒關係,但是一定要超修。國中先把高一的課程看完可以讓你的學識直接成長到重機等級,碾壓你 50 cc 的同儕😈。超修不代表要看高中課本或是要到補習班上課,我等下再說明。

  7. 除了常規的節省時間建議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跳過沒用的考卷和題目。沒用的考卷和題目通常有以下兩個特徵:

    1. 不貼近會考
    2. 你會了

    等下我會詳細說明什麼是「不貼近會考」和「你會了」。

  8. 如果這個知識點你搞不懂的話,回去看課本或是其他的教材,重學一遍。這也是為何我說七、八年級認真上課很重要。

針對每一個科目的小建議 Link to heading

我對每一個科目如何備考的一些感想

社會科 Link to heading

歷史&地理 Link to heading

我覺得這兩科的準備方法都很簡單——把你的課本給忘了多看課外書。尤其是歷史課本,108 課綱的國中歷史課本只剩下碎片化、不連貫的資訊,前因後果都搞不清楚學生就得面對考試,我覺得只看課本完全不夠。不知道高中的歷史課本如何。

地理的課本在會考會考的部分我覺得寫得是還能接受,但內容還是太貧乏了,不好玩,地理應該是最令人興奮的一科啊!我建議學弟妹可以多看一些有的沒的地理歷史書籍(有時會分不開),把不同地區的有趣故事都讀一遍,你會重新愛上這兩科的。

超修建議指數:1/5,看課外書就好了,除非你跟我一樣要比奧林匹亞否則高中課本應該不用看。

數學科 Link to heading

數學科我覺得是會考裡面第二簡單的(除了非選)。

國中數學的理論部份很簡單,重點是搞懂了之後要會寫變化題型(或者說「難題」)。我覺得準備時針對題目去練習就夠了,理論不懂的話再回去看教材或是問你的數學老師。

至於要寫哪些題目,我覺得會考的題目實在是太沒挑戰性了,所以我都會寫科學班的歷屆試題(很難)或是一些國中數學競賽的題目(還好)。你不用學我,根據我們的目標,你只要會考的 25 單選題和兩題非選擇題能全對就算是成功了,所以你只要寫會考歷屆的難度(不難)即可。分辨「此題是否為會考難度」則是一個你需要鍛鍊的技能,練成之後你一眼就能看出這題是不是在浪費你時間。

超修建議指數:1/5,跟科學班考試一樣我覺得數學最不需要超修,你只要國中的理論基礎有了其實科學班的題目 … 好吧還是寫不出來🫠

英文科 Link to heading

我覺得會考最簡單的就是英文科:單字量不到 2000、聽力只會玩一些雕蟲小技騙人、文法 …

我是語感派的你加油。

超修建議指數:5/5

自然科 Link to heading

物理&化學 Link to heading

我會考前有超修的其實只有物理&化學,我有看選修物理(力學、運動學那個單元,羅馬數字忘了)和必修化學,學完這些東西再回頭寫會考題下筆有如神助。

我會建議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開始超修了,等下再詳細說明。

超修建議指數:4/5

生物&地科 Link to heading

這兩科我沒超修,但我覺得如果有超修的話應該也很有幫助。會考這兩科的分數佔比不高,尤其是地科又都在放水,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我們的目標可是全對呢!

雖然我沒有,但我覺得這兩科很適合「課外書學習法」,像地理和歷史一樣,這樣才能學到會考以外的有趣知識,比你看課本好多了。我自己的話是覺得就算只看課本、寫一下歷屆要全對也不難,但會比較無趣。

我不是這兩科的專家你聽聽就好,你可以去諮詢比我更懂這兩科的人。

超修建議指數:4/5

國文 Link to heading

國文分成兩個部分:常識和閱讀理解,而閱讀理解佔了六成,其中白話文又佔了大部分。

以閱讀理解來說,我建議 … 多讀課外書。

不是我在唬爛,這是我的切身體驗。我發現我的遣詞用字習慣、中文文法觀念、寫作技巧還有價值觀等等都是在課外書的閱讀中建立起來的。想要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那就閱讀,然後自己想辦法歸納出來!如果做不到的話可以去找閱讀素養訓練教材之類的東西,我記得我國小有當過某一套教材的白老鼠,編的還不錯,只是我也不記得名字了。

不可以挑食,你看的課外書最好內容種類和形式都要豐富,從虛構到非虛構、從小說到劇本、從東方到西方、從杜斯妥也夫斯基到你家樓下公園的佈告欄(?)。

對,雖然我說的是「課外書」但實際上各種文本都會出題,如果你有寫過歷屆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但老實說我覺得看不懂傳單是有點說不過去 …

常識的部分我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反正答案都寫在你課本上了。

文言文也是,自求多福吧。

超修建議指數:1/5

作文 Link to heading

我自認作文能力不太好,是個「品味 > 技術」的實例,但還是有些建議可以給。

  1. 多讀課外書,試著模仿作者的寫作技巧,你可以試著歸納作者的文筆有哪些特點,然後應用在你自己的文章上。一樣,讀的書不能挑食,因為你寫的文章不會只有一個面向(題目也不會)。
  2. 更快獲得高分的方法:去買一本作文教學書,有些會包含升學作文的教學,像是「準備好自身故事」、「準備好科學意象(用於譬喻法)」等等技巧我都覺得滿實用的,只可惜考前才看到這類書籍。你可以讓你的國文老師推薦給你省得你慢慢挑。另外,這些書通常不會只有關於升學作文寫作技巧的教學,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只挑升學相關的內容看就太可惜了,我建議你最好也練習其他面向的寫作能力。
  3. 想練習寫作但是不知道要寫在哪?你可以寫 Blog!我寫了一個超簡單的系列教學文章讓你幾天內就能架好一個簡潔漂亮的網站然後開始寫你自己的 Blog!

針對規則的補充 Link to heading

超修 Link to heading

我剛才針對每個科目都給了一個超修建議指數,這個指數代表的是超修這個科目的高中內容對會考成績的幫助有多大,參考依據是我的個人經驗🤪。

物理&化學 Link to heading

我自己是為了考科學班報名了某補習班的高中課程,除此之外也有搭配一些家裡的課外書(我讀的很少)自學。我很推薦《觀念物理》這套書,如果只是為了應付會考我覺得這一套六本書就很夠用了;還想進階學習的人可以看《費曼物理學講義》,學到的東西遠超會考範圍。

不過我在補習班學的只是選修物理的一小部分,主要是力學和運動學,國中物理還有光與波、熱、電與磁,這些就交給剛才的課外書搞定就可以了

至於化學,我完全沒看課外書,只是跟著補習班的進度隨波逐流,最後學到的內容 … 應該就是必修化學沒錯,但我也不是很確定 …

線上資源的話我覺得均一比教育部搞的垃圾網站(就是在說因材網)好用很多,推薦均一。

不管你是如何超修的,等到你把我學過的東西也學過一遍你也會覺得國中理化課就是在浪費時間,你可以考慮把上課時間拿來寫科學班歷屆試題或是讀課外書,相信我,選後者比較好。

所以到底需不需要上補習班啊? Link to heading

如果你沒有考科學班的需求就完全不需要,但是要考科學班也不一定需要。

我覺得想要在會考的理化拿到全對並沒有那麼難,因為現在的考試對你的理化背景知識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更多人遇到的是題目看不懂之類的問題,聽起來真不錯。我覺得如果你有自己超修的話理化背景知識就足夠了,剩下就是自己寫寫歷屆去歸納題目的各種套路(或者說「體會」出題者的「用心良苦」,你懂的3)、找到自己的弱點然後去讀那個知識點(有超修的話你就會避開這種情況),這樣就能拿到高分了。

所以還要去補習班上第二次課?才不要!

除非是要考科學班,需要補習班老師的各種應考建議和準備複試的實作測驗。我承認補習班的科學班衝刺課對我來說還滿有幫助的,但是如果乘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我肯定不會再參加一次,太花時間了,再說我現在對科學班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我最後也沒考上

沒用的考卷和題目 Link to heading

這裡針對剛才提的兩點做補充:

不貼近會考 Link to heading

這個你需要先寫過歷屆鍛鍊「判斷題目是否接近會考」的能力後才能知道哪些題目值得一寫、哪些只是浪費時間。如果你就讀的國中跟我的一樣會塞給學生寫不完的題目的話我可以篤定的告訴你:「就算都不寫也沒關係」,因為:

  1. 你要花時間寫歷屆:我剛才說過你要先寫歷屆,但其實寫完歷屆就沒時間了
  2. 考卷都很廢:根據我的經驗,那些考卷幾乎都在浪費時間,與其慢慢挑出值得寫的考卷,不如乾脆都不要寫,時間拿去做其他事情
  3. 我討厭考卷:考卷一張張的很難整理,還會飛來飛去(?)。我討厭寫考卷,但是不寫對我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影響,所以當然是不寫,我一拿到就丟紙類回收以免它出現在地上或是半空中。

老實說,為了確保題目貼近會考,我永遠只寫歷屆試題,不寫大家愛掛在嘴邊的「3800」、「3688」等題庫(我一直都不知道那些數字是什麼意思,有人能解答嗎?)。這點等下再補充。

會了 Link to heading

這點比較好理解。會考中會出現不少簡易題、中等難度題,超修之後這些題目基本上十秒內都寫得出來,除了寫歷屆時從頭寫到尾不會跳過以外,其他時間你要避開這些題目,因為它們在浪費你的時間。記住一個原則:「題目會了就不寫,會寫的題目通常沒什麼參考價值」。

我自己則是會把滿分的考卷丟掉(前期,後期會寫考卷通常是因為被老師強迫),不過後來就演變成直接丟掉了🤣

一些小建議 Link to heading

以下是一些獨立的小建議:

Bluff Link to heading

不寫題庫,只寫歷屆 Link to heading

關於素養題和新課綱 Link to heading

睡飽 Link to heading

關於咖啡因的使用 Link to heading

你可能需要一副眼鏡 Link to heading

關於筆記和錯題本 Link to heading

(先寫到這,我累了)

Q&A Link to heading

我的網站沒做留言區,所以有問題你可以寫信來問我,我力所能及的會盡量回答。

但是不要問我任何題目,我只回覆關於備考方法的問題或是其他和「會考準備」這個主題不相干的東西。

信箱是:tux24xyz@protonmail.com


  1. 這樣說其實不太準確,因為這次考試的出題範圍介於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擬考之間(課本第一到三冊),而且這次考試沒有很多學校參加,剛好我讀的國中有而已 ↩︎

  2. 不過我後來早自習考試時間的考卷都沒寫,都在睡覺😴 ↩︎

  3. 開玩笑的,我的意思是你寫歷屆的時候要動腦,去想每個選項用了哪些概念上的易混淆點或是題目描述的錯誤解釋方法來引誘你,話說這個作法似乎可以用於每一個有選擇題的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