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writer --- 我無意間發現的 Based Markdown Editor

大約是上上禮拜的事,Zettlr 在更新後突然打不出中文了,我就開始尋找替代品。我最初是看到了 Obsidian,但它是專有軟體而且我認為不夠 Based

當天我用 Vim 寫了開放格式那篇文章,覺得還是效率還是太低了(因為要一直切輸入法)。最終我不知怎的找到了我現在用的 Ghostwriter 這個編輯器,現在已經愛上它了。

介紹 Link to heading

Ghostwriter 是由 KDE 社群開發的 Markdown 編輯器,特點是功能極簡。老實說我真的找不到它除了「海明威模式(打字機模式)」以外有什麼特色

海明威模式 Link to heading

只要切換到海明威模式,Ghostwriter 會禁用你的 Backspace 鍵,就這麼簡單、如此的 Based

不過我有發現它並非完全禁用,輸入中文時,在我按下 Enter 確認選字之前,Backspace 鍵都還可以用。要等到輸入英文時海明威模式的威力才會完全顯現出來。

使用打字機時是沒有辦法退回重打的,好在我們如今可以作弊,先一路打下去再一路刪回去,提高我們的寫作效率。

專注模式 Link to heading

專注模式下,只有游標附近 X 行(可以改成你想要的行數),會被強調。剩下的會被打暗,讓你只專心在生成新內容。

預覽 Link to heading

Ghostwriter 會把畫面分成兩半,一半是寫作區,一半是渲染後的結果,就像那些 Markdown live preview 網站一樣,我發現這比 Zettlr 編寫邊渲染的模式方式還方便。

介面 Link to heading

直接給你們看吧:

介面

我是覺得很不錯,沒有多餘的顏色或圖案,只有黑、白、灰、藍,專注在寫作上

(就連 Logo 也是白色小幽靈)

題外話 Link to heading

我剛看了一下 App Menu 中 Ghostwriter 的開發者給 Ghostwriter 它寫了怎麼樣的說明:

ghostwriter

就這樣,It’s Based。

反觀 Zettlr:

zettlr

回不去了。

(我還得去改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