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文的價值不是零,是負的

我的網站上的文章越來越多了,在這篇文章發布之前有 43 篇。當初為了堅持日更,對自己文章的發布標準沒有那麼高,現在重新審視,我覺得未來應該要稍微把關一下。

我寫過的廢文 Link to heading

我目前寫過哪些廢文呢?我看看:

  • HEIF:這可能還能接受,因為它是一篇測試用文章。
  • 地中海:說是廢文好像不太對,應該說是廢圖。我只是放了兩張畫質很低的地中海照片,而畫質很高的版本到處都是。不過我覺得相對下一篇可以接受。
  • 關於真.宅男:真的很廢,是「不要怕別人誤會你寫的東西」的完美負面教材。我那天不知道要寫什麼才寫出這種慘不忍睹的東西,等下我會提到這可能比不寫還糟
  • 我應該做 /links:這也有點廢,尤其是文章標題,一看就是廢文。

廢文的價值不是零,是負的 Link to heading

以我的網站來說,我的文章沒有分類,全部都放在一起,只透過標籤方便找到文章。在這樣的前提下,每一篇廢文都在擠掉真正重要的文章的位置。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昨天看了非常多的寶藏中文個人網站,但是一次要追的進度太多了,根本看不完,我只能憑感覺和運氣亂點,不論我看到了什麼,那就是我對那個網站的第一印象了。我想到別人看我的網站時可能也會碰到一樣的問題,突然就覺得很可怕1,如果別人點到的是廢文而非我自己喜歡的、寫得比較好的文章呢?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主旨——廢文的價值不是零,是負的

別寫廢文了 Link to heading

Tim Ferriss 有云:

It is imperative that you learn to ignore or redirect all information and interruptions that are irrelevant, unimportant, or unactionable. Most are all three

你要學會忽略那些『跟你無關、不重要,或無法採取行動』的事情。大部分的事情都同時具備這三點。

廢文通常只跟作者有關和讀者無關、不重要、讀者讀了也無法採取行動。也就是說,為了節省你我的時間,我們兩個都不要寫廢文比較好。

還好這裡是個 Blog,舊文章(黑歷史)很容易翻出來看2。如果是在社群媒體上,不知道我要寫多少廢文才會意識到要停止。

這篇文章是廢文嗎? Link to heading

嗯 … 這個問題 … 要看你跟這篇文章有沒有關(有沒有在寫 Blog)、有沒有看完後採取行動了。

不過,我剛才利用了我全部的廢文一遍,讓它們的價值至少更接近零一點,所以 … ?

btw, 我有一個⭐️重要標籤喔,如果你不知道要看什麼的話可以去那邊,有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文章,不過不一定是我覺得寫得好的。

我也有一些自己很滿意的小品,你們可以看看:

Bonus:技術文章可能也會變成另類廢文 Link to heading

這是我最近的擔憂,因為我發現我很多時候只要問一下 LLM,我的技術問題就解決了,不像以前 STFW/RTFM 到處找技術文救我。

我在寫架網站教學系列文時這種感覺特別強烈;我因為那個系列文連續幾天都沒更新我自己覺得有趣的文章,每天就是在努力的回想我當初是怎麼弄的。結果我後來發現,如果某人今天想要用 Hugo + Coder 主題 + GitHub 儲存庫架一個靜態個人網站 … 他根本不用理我嘛。他只要問問 LLM,就能獲得更加客製化的回答了。如果讀者堅持要使用 Windows 架網站呢?我還不是要叫他們自己想辦法 …

所以比較好的作法可能是,多寫一些會讓讀者有動力去自己研究、動手的文章,就像我在「自由日」提到的。

(歡迎寫信到 tux24xyz@protonmail.com 跟我討論這個問題。我還是喜歡看各路大佬寫的技術/教學文章的,體驗並不一定比問 LLM 得到的回答差3。有可能只是我自己不太擅長寫技術文)


  1. 所謂的「細思極恐」 ↩︎

  2. 而且,我很在乎你們看到我的 Blog 之後的感受☺️ ↩︎

  3. 還有,以我的經驗,LLM 通常只能解決局部的小問題。如果想要摸透工具背後的邏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要看真人寫的技術文 ↩︎